穿越5条破碎带!九绵高速这条特长隧道双幅贯通
发布日期:2024-11-13 发布来源:白马代表处、党务工作部(人力资源部) 阅读量:163次
11月12日,由蜀道集团川高公司主导投资的G8513平绵高速公路九寨沟至绵阳段项目(以下简称“九绵高速公路”)厄哩寨隧道(原水牛家隧道)双幅贯通,标志着九绵高速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,为九绵高速全线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。
厄哩寨隧道位于绵阳市平武县白马乡水牛家水库附近,左幅全长6063.5米,右线全长6054米,为分离式特长隧道,是九绵高速公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之一。该隧道穿越5条破碎带,V级围岩占比99.6%,最大日涌水量达13793立方米,绵阳段隧道进口位于悬崖绝壁间,斜井为出口端的唯一运输通道。隧道具有“五高”(即施工难度高、涌突水风险高、安全风险高、施工工艺要求高、环水保要求高)的特点。
针对该隧道地质灾害频发、高海拔严寒环境、地质条件复杂、生态环境敏感等不利因素,参建单位共同攻关,不断优化施工方案,稳步推进施工进度。一是开展软岩隧道动态施工研究,提出层状变质软岩隧道大变形分级标准、安全控制基准、施工工法指南等工作指标,既提高隧道建设质量,又提高了隧道施工安全性,为省内及全国类似软岩隧道施工管理提供宝贵借鉴经验。相关工法目前已获得省级工法1项,实用新型专利4项,省部级QC成果4项。二是推行隧道施工工艺微创新,运用超前钻孔孔内探视等技术手段,对前方的围岩情况“了如指掌”,总结摸索出“设置自适应预警锚杆、长短锚杆相结合注浆加固、加大预留变形量”等一整套组合式先进技术体系,自适应预警锚杆“诊断”围岩健康状况,注浆加固将“豆沙包”般围岩中的“豆沙馅”固化,相当于将不良地质“包饺子”固定在山体中,为全过程安全施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。三是提升综合管理质效,积极应用科技信息化技术,如视频监控系统、人员定位系统等安全管理系统,对隧道全方位实时监控,积极推进机械化施工作业,应用自进式锚杆机、全自动立架机等,既提高了生产效率,又降低工人安全风险,保证项目稳步推进。
九绵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后,成都至九寨沟的路程将由原来的8小时缩短至4小时,将成为向西连接甘肃、青海、新疆的高速公路出川大通道,对四川加快融入国家“一带一路”“丝绸之路经济带”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,将更好地完善国家及地区路网结构,促进绵阳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,推动大九寨交旅融合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建设,助推沿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延伸阅读:九绵高速公路项目是G85银川至昆明高速公路平凉至绵阳联络线的重要路段和川、甘两省又一条便捷的省际公路运输大通道,路线全长244.23公里,桥隧比82.04%,共有主线桥梁127座,隧道45座,设置互通式立交17处,收费站16个,服务区6处。目前已完成126座桥梁,42座隧道的主体建设任务。
该项目具有“三多三高三难”的特点,即环境敏感点多、地质灾害点多、特长软岩隧道多,桥隧比高、地震烈度高、安全风险高,施工组织难、工程技术难、隧道弃渣难。项目建设中,参建各方始终秉承“敢于担当 勇争一流”的蜀道精神,紧密围绕“品质、低碳、数字、效益”的总体目标,创造性前瞻性地建立了面对业主、设计、施工、监理、实验各方的综合性信息化管理平台—BIM精细化管理系统,与桥梁桩基检测、隧道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等10个子系统构成九绵高速的“最强大脑”,提升管理效率,降低施工风险,为后期运维养护提供基础数据溯源保障。
作为四川省内唯一一条交通运输部绿色公路典型示范工程,始终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的建设理念,在场站建设中,拌和站、钢筋加工场、预制场集中设置,预制梁场均设置在主线上,对隧道洞渣进行统筹调配和综合加工利用,减少了0.66个西湖容量的弃渣量,打造合理高效、资源节约的高质量项目;开展生态修复专项设计,及时消除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,主动担起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责任,努力绘就出绿色发展新画卷。
基于厄哩寨隧道的施工难度高、涌突水风险高、安全风险高、施工工艺要求高、环水保要求高等“五高”特点,绵九公司秉承“安全、品质、绿色、低碳”的建设理念,加大项目质量管理、科技创新、四新技术应用与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投入,创新工艺工法,开展了多项具有引领性的探索和实践。
工法:《软岩大变形隧道辅助通道“矩形导洞法”转入主洞施工工法》。
QC成果:《提高软岩隧道钢拱架安装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》《提高软岩隧道二次衬砌质量一次检测合格率》《提高瓦斯隧道防水板IC安装合格率》《降低软岩隧道围岩变形量》。
实用新型专利:《拱架横纵精确控制的拼装台车》《爆破用钻孔装置》《一种软岩隧道爆破装药装置》《一种软岩隧道交叉口段换拱施工中的临时护拱结构》。